【iThome新聞】率先提供雙埠,三星初代PCIe 5 SSD獲多家伺服器廠商採用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就市面上的伺服器運算平臺而言,從2023年以後正式迎接PCIe 5.0介面的到來,然而,在2021年下半,開始有廠商推出支援此介面的企業與資料中心固態硬碟產品,例如,11月鎧俠(Kioxia)率先發表採用E3.S外形的CD7-R系列,我們現在要介紹的是另一款產品,後續於同年12月三星宣布推出的PM1743。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就市面上的伺服器運算平臺而言,從2023年以後正式迎接PCIe 5.0介面的到來,然而,在2021年下半,開始有廠商推出支援此介面的企業與資料中心固態硬碟產品,例如,11月鎧俠(Kioxia)率先發表採用E3.S外形的CD7-R系列,我們現在要介紹的是另一款產品,後續於同年12月三星宣布推出的PM1743。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OpenAI主要競爭對手之一Anthropic本周發表了Claude 3.5 Sonnet,Sonnet為Claude的中階模型,但Anthropic宣稱它的性能與效率已超越Claude 3.0的高階模型Opus,在大多數的評測上亦凌駕了OpenAI於今年5月推出的GPT-4o,此外,Anthropic也在網頁版的Claude.ai預覽一項新的Artifacts功能,可於個別的工作空間即時呈現所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協作軟體CollabOvation專案的開發團隊第一次實作DDD,一開始便偏離了正確的道路,使得模型愈來愈含糊不清。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不理解戰略設計,連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有。其實大多數的軟體開發人員都是把焦點放在實體(Entity)或值物件(Value Object),目光無法放遠、看不見全局,把真正重要的核心領域概念跟一般業務混淆在一起,以至於原本應該分開的兩個模型合在一起了。很快他們就感受到下圖反映的設計問題,重點是,他們沒有達到實作DDD的目標。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德國研究人員Günter Born指出,6月17日德國電腦緊急應變團隊(CERT-Bund)針對CVE-2024-38428提出警告值得留意,因為,這項存在於下載工具Wget的漏洞相當危險,CVSS風險評分達到10分,1.24.5版及之前版本都受到影響,攻擊者可遠端利用。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「金融業未來需要很多工具,來推動數位和永續轉型,未來希望能夠讓金融業有更大的空間來應用這些工具。」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接受媒體聯訪時,用這句話來說明他對金融科技發展的態度。他也表示,將在七月中或下旬提出金融科技具體規劃和未來發展方向。 他解釋,金融業未來需要面臨許多挑戰,不僅是同業間的挑戰,也包括異業。因此,金管會未來希望尋求更大的容錯空間,讓金融業有更多嘗試新方法的可能。 彭金隆進一步指出,未來希望透過活化監理沙盒,讓社會對創新有更大的容錯空間。他說明,過去金融業推動創新是透過沙盒和試辦,多年來,三局的業務試辦已累積超過六、七十件案件,「但我們認為,除了量以外,還要提升品質。」
來源 台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 內容 智利資安公司 CronUp 研究人員German Fernandez 發現駭客攻擊 Github 專案儲存庫,駭客疑似竊取使用者憑證進行攻擊活動,此次攻擊即是利用Telegram中的Gitloker 帳號,偽造為資安分析師進行釣魚行為。 German Fernandez 指出,今年從 2 月開始,一直有駭客透過竊取或刪除他人的Github 專案儲存庫來勒索受害者。 攻擊者竊取受害者的專案儲存庫之後,重新命名專案儲存庫,並添加一個檔案:README[.]me,告知受害者可透過 Telegram聯繫攻擊者,其勒索信內容為:「這是一個緊急通知,你的資料已經外洩,我們有幫你備份好資料並確保其安全」。 German Fernandez指出,攻擊者主要利用 GitHub 的評論和通知功能,並透過 notifications@github[.]com 發送釣魚郵件,在這次事件中,使用2個假冒的網域名稱: Githubcareers[.]online Githubcareers[.]online 在此次事件前,今年也有多起相關 Github 資安事件: 2 月 22 日 Github 使用者 CodeLife234 [繼續閱讀]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今年5月21日,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現身西雅圖會議中心,揭開微軟Build 2024技術大會的序幕。他用將近1小時的時間,揭露微軟今年度2大AI新戰略以及共數十項的重大新進展。 其中一大戰略就是微軟Copilot架構(Microsoft Copilot Stack)更新。「我們一直是平臺公司,」Satya說明:「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最完整的端到端技術架構,涵蓋基礎設施、模型、資料、工具再到應用擴充外掛。如此,使用者就能用來打造專屬應用!」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去年,微軟做了2件大事,影響今年AI戰略走向。 一是推出生成式AI助理微軟Copilot,短短1年更新了150多次,成為新一代微軟跨生產力工具的智慧小幫手。另一件事是,微軟也開始打造Copilot技術架構,提供技術資源和工具,來讓開發者打造自己的Copilot助理。甚至過去2年來,微軟聯手GitHub推出程式開發AI助理GitHub Copilot,搖身一變成為全球工程師愛用的熱門工具,光付費訂閱者就有180萬人。 可以說,微軟近期AI戰略鎖定Copilot本身、Copilot客製化開發能力,以及更便捷智慧的程式開發助手。 到了今年,微軟AI戰略又有何變化?下一步往哪前進?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在今年微軟Build 2024大會上,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揭露微軟2大AI戰略:微軟Copilot技術架構和Copilot+ PC。前者的技術架構,涵蓋了AI基礎層、基礎模型層、資料層、AI調度工具層以及Copilot應用層,十分廣泛。 為保障這個技術架構安全運行,微軟特別打造了AI安全與資安層,就像是最底層基礎設施到最上層應用層的金鐘罩,確保所有基礎設施、開發工具和應用都能夠安全執行。 但,這個AI安全與資安層到底是什麼?
來源 iThome新聞 內容 在5月下旬的微軟Build 2024大會上,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一口氣揭露數十項新突破,還點出今年的2大重要AI戰略:支撐起AI開發和應用的Copilot技術架構,以及號稱史上最快的AI系列筆電Copilot+ PC。 大會進入Copilot+ PC主題時,Satya並未直接亮相AI筆電新品,而是興致勃勃地聊起一個重要基礎:Windows Copilot Runtime。微軟官網將它形容為「Copilot技術架構到Windows作業系統的延伸」,Satya則稱:「它會讓Windows成為最好的AI開發平臺!」甚至還比喻,就像Win32帶起圖形使用者介面GUI應用風潮一樣,Windows Copilot Runtime也將帶起AI應用大爆發。
Copyright © 2025 | 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